马兜铃
MǎDōuLínɡ
马兜零,马兜苓,兜铃,水马香果,葫芦罐,臭铃铛,蛇参果。
为马兜铃科植物北马兜铃或马兜铃的干燥成熟果实。9~10月果实由绿变黄时连柄摘下,晒干。
①北马兜铃,又名:圆叶马兜铃。多年生缠绕或匍匐状细弱草本。根细长,圆柱形,直径3~8毫米,黄褐色。茎草质,绿色,长达1米或更长。叶互生,叶柄丝状,长约1.5~2厘米,叶片三角状阔卵形,长2.5~7厘米,宽2.5~7.5厘米,先端钝或钝尖,基部心形,全缘,叶面绿色,背面淡绿色,基出脉5~7条,较明显。花3~10朵,簇生于叶腋间;花梗细,长约1.5厘米;花被暗紫色,长1.5~3.5厘米,略弯斜,两侧对称,上部呈斜喇叭状,先端渐尖,中部呈管状,下部包住花柱,
膨大成球形;雄蕊6,几无花丝,贴生于肉质花柱上,花药2室,纵裂;子房下位,长柱形,长约7毫米,花柱6,愈合成柱体,柱头短。蒴果例广卵形或椭圆状倒卵形,长3~4厘米,直径2~3厘米,初期绿色,成熟时黄绿色,沿室间开裂为6瓣,果柄上裂成5~6条丝状。种子扁平,三角状,边缘具白色膜质的宽翅。花期7~8月。果期9月。生于山沟、溪边或林缘的灌木丛间。分布吉林、黑龙江,辽宁、河北、河南、内蒙古、山西、陕西、甘肃、山东等地。
②马兜铃多年生缠绕:秃匍匐状细弱草本。叶互生,叶柄较细,长约1~1.5厘米;叶片三角状狭卵形,长3~8厘米,宽1.8~4.5厘米,中部以上渐狭,先端钝圆或微凹,基部心脏形,两侧圆耳形,老时质稍厚,基出脉5~7条,较明显。花较大,单生于叶腋间,花梗细,长1~1.5厘米;花被暗紫色,长3~5厘米,内被细柔毛,有5条纵脉直达花被顶端;雄蕊6;子房下位,长柱形,花柱6,肉质短厚,愈合成柱体,柱头短。蒴果近圆形或矩圆形,长4~5厘米,直径3~4厘米。花期7~8月。果期9月。生于山坡丛林中。分布河南、山东、安徽、江苏、浙江、广西、江西、湖南、湖北、四川、贵州等地。
干燥的果实,卵圆形或长圆形,长3~5厘米,直径2~3厘米。外皮灰绿色或灰黄色,有6条凸起的波状纵棱,其间夹有6条顺纹及横向的细脉纹。一端较平,有小脐,一端有细柄。果皮轻脆,易裂为6瓣,果柄亦随着分裂为6条线。果内包有6排平叠的种子。种子扁平三角形或扇形片状,边缘淡棕色,中心棕色,一面附有薄膜。种仁乳白色,有油性。气特异,味苦。以个大、完整、灰绿色者为佳。
马兜铃:搓碎去筋,筛净泥土。蜜兜铃:取净马兜铃,加炼熟的蜂蜜与开水少许拌匀,稍闷,置锅内用文火炒至不粘手为度,取出,放凉。(每马兜铃斤,用炼熟蜂蜜25~30斤)
苦,寒。
①《药性沦》:"平。"
②《开宝本草》:"味苦,寒,无毒。"
③《纲目》:"微苦辛。"
入肺经。
①李杲:"入手少阴经。"
②《雷公炮制药性解》:"入肺经。"
清肺降气,化痰止咳。用于肺热喘咳、痰中带血,咯血,失音,痔瘘肿痛。清肺降气,止咳平喘,清肠消痔。用于肺热咳喘,可配桑白皮、贝母。亦用于肺阴虚有热之咳喘,可配阿胶。
①《药性论》:"主肺气上急,坐息不得,咳逆连连不可。"
②《日华子本草》:"治痔瘘疮,以药于瓶中,烧熏病处。"
③《开宝本草》:"主肺热咳嗽,痰结喘促,血痔瘘疮。"
④《珍珠囊》:"利小便。主肺热,安肺气,补肺。"
⑤《本草求原》:"治肺中湿热,声音不清,痰喘咳嗽。小儿麻疹内陷,喘满声暗,宜加用之。"
⑥《现代实用中药》:"治咯血。"(马兜铃的功效与作用)
内服:煎汤,1~3钱。
虚寒咳喘及脾弱便泄者慎服。
①治肺气喘嗽:马兜铃二两(只用里面子,去却壳,酥半两,入碗内拌和匀,慢火炒干),甘草一两(炙)。二味为末,每服一钱,水一盏,煎六分,温呷,或以药末含咽津亦得。(《简要济众方》)
②治小儿肺虚,气粗喘促:阿胶一两五钱(麸炒),鼠粘子(炒香)、甘草(炙)各二钱五分,马兜铃五钱(焙),杏仁七个(去皮、尖),糯米一两(炒)。上为末,每服一、二钱,水一盏,煎至六分,食后温服。(《小儿药证直诀》阿胶散)
③治久水腹肚如大鼓者:水煮马兜铃服之。(《千金方》)
④治心痛:大马兜铃一个,灯上烧存性,为末,温酒服。(《摘元方》)
《西游记》第六十九回讲孙悟空为朱紫国王治病的故事,其中提到了药材马兜铃:
皇后被掳,国王相思成灾,一病不起。孙悟空团了三颗乌金丹治好国王,做了件好事。“乌金丹”如此神奇,其配方不外大黄、巴豆、锅底灰和马尿。本没有马兜铃的事儿,而邀功的八戒多嘴说道:“陛下,为了给您配药,我老猪可是没少跑腿,是我拿着碗去接的马……”国王追问是马什么?机智的猴哥随口答道:“马兜铃”。
医院官凑趣道:“兜铃味苦寒无毒,定喘消痰大有功,通气最能除血蛊,补虚宁嗽又宽中。”国王笑道:“用得当,用得当!猪长老再饮一杯”。
虽说当时马尿没有被说出来,不过这里提到的马兜铃,曾以为是随口一说的,没想到确实是一味中药。当然,这药可不是真马尿,而是一位中草药,至于愧领了马尿的功劳,我们也且做笑谈就好。
亳州鑫绿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