细辛始载于《本经》,《别录》注其产地为华阴山谷,《集注》云:“今用东阳临海者,形段乃好,而辛烈不及华阴、高丽者。”华阴、高丽所产相当于后世华细辛,辽细辛(又称北细辛)。所谓土细辛者,实为杜衡或同属其它植物。
少辛《山海经》,小辛《本经》,细草《吴普本草》,细条《广雅》,独叶草、金盆草《中药材手册》,铃铛花《青岛中草药手册》,玉香丝《中药别名手册》。
本品为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AsarumheterotropoidesFr.Schmidtvar.mandshuricum(Maxim.)Kitag.、汉城细辛AsarumsieboldiiMiq.var.seoulenseNakai或华细辛AsarumsieboldiiMiq.的干燥根和根茎。
北细辛多年生草本;根状茎横走,直径约3毫米,根细长,直径约1毫米。叶卵状心形或近肾形,长4-9厘米,宽5-13厘米,先端急尖或钝,基部心形,两侧裂片长3-4厘米,宽4-5厘米,顶端圆形,叶面在脉上有毛,有时被疏生短毛,叶背毛较密;
汉城细辛本变型叶片背面有密生短毛,叶柄被疏毛。
生于海拔-米林下阴湿腐植土中。
吉林省通化市通化县;辽宁省抚顺市顺城区、新宾县、岫岩满族自治县、清原满族自治县、本溪市、铁岭市等。
夏季果熟期或初秋采挖,除净地上部分和泥沙,阴干。
除去杂质,喷淋清水,稍润,切段,阴干。
北细辛常卷曲成团。根茎横生呈不规则圆柱状,具短分枝,长1~10cm,直径0.2~0.4cm;表面灰棕色,粗糙,有环形的节,节间长0.2~0.3cm,分枝顶端有碗状的茎痕。根细长,密生节上,长10~20cm,直径0.1cm;表面灰黄色,平滑或具纵皱纹;有须根和须根痕;质脆,易折断,断面平坦,黄白色或白色。气辛香,味辛辣、麻舌。
汉城细辛根茎直径0.1~0.5cm,节间长0.1~1cm。
华细辛根茎长5~20cm,直径0.1~0.2cm,节间长0.2~1cm。气味较弱。
华细辛感官质量指标:
一级:叶片深绿色,根茎灰棕色,无病斑;无霉变,虫蛀,根折断面黄白色或白色,气辛香,味辛辣,麻舌。
二级:叶片棕绿色,根茎灰棕色,病斑植株≤10%;无霉变,虫蛀,根折断面黄白色或白色,气辛香,味辛辣,麻舌。
三级:叶片黄绿色,根茎灰棕色,病斑植株≤15%;无霉变,虫蛀,根折断面黄白色或白色,气辛香,味辛辣,麻舌。
北细辛(辽细辛)仅分野生、家种两种:
野生细辛统货干货。呈顺长卷曲状,根茎多节,须根细,须毛多,上黄色或灰色;根茎多节,须根较粗长,均匀,须毛少,土黄色或灰褐色;叶片心形,先端急尖,小而薄,灰绿色,叶柄细长;花营较多,暗紫色。有浓香气,味辛辣,无泥土、杂质、霉变。家种细辛统货干货。呈顺长卷曲状;叶片心形,大而厚,黄绿色,叶柄粗短;花蕾较少,暗紫色。有浓香气,味辛辣,无泥土、杂质、霉变。
辛,温。归心、肺、肾经。
解表散寒,祛风止痛,通窍,温肺化饮。用于风寒感冒,头痛,牙痛,鼻塞流涕,鼻鼽,鼻渊,风湿痹痛,痰饮喘咳。
水分不得过10.0%(通则第三法)。
总灰分不得过12.0%(通则)。
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5.0%(通则)。
本品按干燥品计算,含马兜铃酸I(C17H11NO7)不得过0.%。
浸出物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(通则)项下的热浸法测定,用乙醇作溶剂,不得少于9.0%。
本品含挥发油不得少于2.0%(ml/g)。
本品按干燥品计算,含细辛脂素(C20H18O6)不得少于0.%。
《中华道地药材》——道地药材的种质特性研究
《中华道地药材》——道地药材的环境特征研究
《中华道地药材》——道地药材区划的原则和依据
《中华道地药材》——道地药材的区划
▼更多精彩推荐,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