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世界很安静
没有一点点声音
妈妈说
我一岁时就会叫爸爸妈妈了
我特别爱笑
听到音乐就手舞足蹈
妈妈说
3年前我发高烧
用药不当后
我的听力越来越弱
我知道声音都在我身边
我很努力听不过就是听不到
有时候我会
大发脾气
摔东西
“妈妈,不是我不乖,
只是想对你说话,
但着急,又说不出来......”
在我国现有的多种药品制剂中,儿童专用的却仅有60多种,衣食住行,我们都尽力在给孩子专属的呵护,但最需要专属的药品,我们却忽略太多。
由于宝宝身体各器官发育不成熟,肝脏代谢、肾脏排泄等功能不完善,对药物的处置能力远远比不上成人,所以在宝宝用药过程中要比成人更谨慎,如果使用不当,不仅原发病得不到救治,还会雪上加霜,甚至危及宝宝的生命!
今天嘟妈就来详细扒一扒儿童用药的黑名单,希望能和大家一起,撑起宝宝用药安全的保护伞,让这些危害宝宝健康的药品,永远消失在我们的视线中!
抗生素类
远离这些抗生素:
第一种:氨基糖苷类抗生素,包括链霉素、卡那霉素、庆大霉素等;
第二种:非氨基糖苷类的抗生素,包括洁霉素(盐酸林可霉素)和红霉素。
这些抗生素都具有耳毒性,宝宝用了很可能会像视频里的女孩一样,发生永久性的听力丧失!
当然,其他抗生素也不能随便用,比如:很多妈妈都认为支气管炎应该使用抗生素,而实际上,支气管炎主要是流感病毒、呼吸道合胞病毒(RSV)、副流感病毒以及腺病毒等病毒引起的炎症,很少由细菌引起。
所以,除非医生诊断确实存在细菌感染,否则任何抗生素都不要随便给孩子用!滥用抗生素可能会诱发宝宝细菌耐药、菌群失调、肝肾功能受损,造成更大的伤害!
抗病毒类
不要随意用利巴韦林!
利巴韦林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抗病毒药,但实际上,它并没我们想象的那么好,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(FDA)目前只批准利巴韦林用于治疗丙肝和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,而且只有口服和雾化两种剂型。
并且,由于利巴韦林会造成免疫抑制,美国儿科学会并不建议儿童使用。
在我国,利巴韦林也只适用于由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肺炎、支气管炎,皮肤疱疹病毒感染,而且因为目前缺乏儿童用药的研究资料,所以我国也不建议给孩子用。
因此,无论宝宝是感冒、疱疹性咽峡炎、还是手足口病,都不建议用利巴韦林!
感冒药
远离金刚烷胺!
CFDA在年指出因婴幼儿研究数据不明,1岁以下婴儿禁用含金刚烷胺成分的药物,5岁以下的儿童也不推荐使用。
含有金刚烷胺的药物有:小儿氨金黄敏颗粒,小儿氨酚烷胺颗粒,小儿复方氨酚烷胺片。
另外,美国曾报道过多起宝宝因过量服用感冒药而死亡的案例,因此年FDA下令禁止2岁以下宝宝用感冒药,并且不推荐给4岁以下儿童用感冒药,这主要是基于:
未经临床验证,用药安全没保证
由于不能对婴儿进行药物临床试验,所以药厂往往根据成人剂量来推算,但这些推算结果并非临床试验结果,宝宝也不是大人的缩小版,所以这些感冒药在使用时风险很大,无法保证用药安全性。
复方制剂的感冒药,容易过量中毒
很多药的商品名不一样,但有效的成分是一样的,比如泰诺和惠菲宁,而很多父母不清楚,经常2种药同时给宝宝吃,就很可能造成宝宝因药物过量而中毒!
感冒药都是治标不治本
你可能会觉得孩子吃药后确实好点了,症状减轻了,但感冒药也只能控制感冒引起的症状,并不能真正治感冒,真正治感冒的要靠自身免疫力将体内病毒打败!也就是说,不管吃不吃药,病毒性感冒都要5~7天才能好!
综上,嘟妈建议,对于病毒型感冒,能不吃药就不吃,加强抵抗力才是王道!
如果非要吃药,你可以点击查看:小儿感冒用药+护理+预防,最权威最全面的解读,快收藏!
退热药
远离阿司匹林!
它虽有解热镇痛的作用,但也有抗凝作用,可能引起任何部位出血,并且有大量流行病学调查显示,儿童在患流感后用阿司匹林,发生瑞氏综合征的风险会显著升高,而这种病会造成体内广泛的线粒体受损,尤其危害肝脏和大脑,一旦发生,它的死亡率非常高,约有高达30%~40%的患者会因脑损伤而直接引起死亡!
因此我国规定发热儿童禁用阿司匹林!另外,CFDA也曾在年提出警示:尽量避免使用含有阿司匹林的中成药。
含阿司匹林的中成药有:菊蓝抗流感片、金羚感冒片、速克感冒片(胶囊)等。
远离贝诺酯!
贝诺酯的作用是退热和止痛,而其成分就是阿司匹林和对乙酰氨基酚的酯化产物,阿司匹林是儿童的禁药,我们已经清楚了,那贝诺酯呢?
我们检索了关于贝诺酯的权威医学文献后发现,在一个药学权威网站:药物信息检索系统(
本文编辑:佚名
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://www.madoulinga.com/mdlzyao/8067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