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 马兜铃 > 马兜铃毒性 > 正文 > 正文

这5种蔬菜致癌别传谣了,真正要少吃的是

  • 来源:本站原创
  • 时间:2024/12/11 10:58:07
中科医院专家 https://m.yiyuan.99.com.cn/bjzkbdfyy/yyzj/260588.html

这5种蔬菜致癌?别传谣了,真正要少吃的是“它”

近日,一篇题为《卫生组织曝:4种蔬菜已被拉入致癌名单,记得劝家人少碰》的文章在朋友圈热传。文章称,娃娃菜、蕨菜、西葫芦和红凤菜这4种蔬菜被“卫生组织”列入致癌名单,以后都不能吃了。

小编在网上查询相关资料后发现,红凤菜和蕨菜的确被证明有一定毒性和致癌性,需要引起警惕。此外,真正要少吃的是“它”

01娃娃菜

传言称,很多商家为了让娃娃菜卖相好看,储存时间更久,会浸泡甲醛后再售卖。但甲醛水吃到人体肚子里那危害就不是一般的大。

其实,关于这个说法并不可信,蔬菜用甲醛违法,很少有商家会为此铤而走险。而且甲醛本身是个味道刺鼻的气体,想要达到防腐的目的,商家就得加大用量,但甲醛浓度一高,就很容易被人们闻出来。

所以对于消费者来说,购买蔬菜鉴别有没有浸泡甲醛,只要注意两点:

1.从正规超市购买的蔬菜,一般都是可以放心吃的;

2.如果闻不到蔬菜上的刺鼻气味,那么即便娃娃菜“泡过甲醛”,其浓度和残留量也会很低,由于甲醛易溶于水,将娃娃菜充分清洗之后再食用,并不用太过担心。

02蕨菜

蕨菜,被誉为“野菜之王”,春日野趣的代表,以其脆嫩的口感,成为众多食客春季餐桌上的常客,尤其受到凉拌爱好者的偏爱,但背后隐藏着一个鲜为人知的事实:蕨菜是已知的少数可能具有致癌风险的蔬菜之一。

网上有消息称,有专家曾在蕨菜中检测出一种致癌物质,更是通过动物实验证实了蕨菜致癌,用蕨菜喂食了小白兔,最后导致发生了胃癌、肠癌、白血病等一系列病症。所以这种菜已经被拉入了致癌黑名单。

而且,世界卫生组织在年还将其列入2B类可能致癌物清单,到了20世纪80年代,日本科学家在蕨菜中发现了一种名为“原蕨苷”的化合物,它具有破坏DNA的能力,能诱发正常细胞变异成癌细胞。

不过,索性的是,中国传统制作蕨菜的工艺需要经过多次焯水,在高温加热烹饪15分钟左右或蒸10到12分钟,蕨菜中的原蕨苷很容易被破坏,可以大大降低蕨菜的致癌性。

所以,适量食用,尤其是非日常大量摄入,对大多数人而言,风险相对较低。而且,吃之前还需要用沸水将蕨菜焯几遍,烹饪至熟透,并且要尽量少吃凉拌类的蕨菜,也不要当作主食一样大量食用。

03西葫芦

在网上搜一下“西葫芦致癌”,会跳出来很多文章,它们都会提到其烹饪过程中极易产生一种致癌物质“丙烯酰胺”。

实际上,丙烯酰胺是食物发生“美拉德反应”时的一个副产物,是热加工食品中风味产生的重要途径之一。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,只要食物中同时含有碳水化合物或脂肪,以及蛋白质,加上高温烹饪的反应条件,比如说油炸、焙烤、烘焙等,都可能会发生“美拉德反应”。

比如薯片、薯条等油炸马铃薯制品,还有煎制好的牛排、猪排等肉类,也被广泛检出丙烯酰胺的存在。

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丙烯酰胺列为第二类致癌物,不过目前研究尚未确认丙烯酰胺的摄入量、相关生化标志物水平与增加人类癌症风险之间有关联。

因此,还不能说只要摄入丙烯酰胺,就一定会增加人类的致癌危险。

但是需要明确的是,西葫芦作为一种果实类蔬菜,只在蔬菜中含有较高的淀粉和蛋白质含量,本身并不含致癌物质,而丙烯酰胺是食物在烧制过程中的产物,所以需要快速翻炒,避免烹调过程过久。换句话来说,如果在烹饪中能避免烧焦烧糊,就不会有大量的丙烯酰胺产生。

04红凤菜

红凤菜作为我国的传统野菜,很多人都很熟悉,由于其煮熟后的颜色鲜红,被许多人误认为具有补血功效,因此又被称为血皮菜。

虽然红凤菜的颜色让人眼前一亮,但过量食用却可能带来不利的后果。研究表明,红凤菜中含有一类叫作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(简称PA)的物质,其中一些化合物具有潜在的肝毒性,或经由动物实验表明具有一定致癌性。若长期大量的食用红凤菜,很有可能损害肝脏,轻则影响肝脏的排毒功能,重则可能导致肝衰竭或肝癌的风险。

所以,有专家建议,原则上应避免食用红凤菜,因为尽管高温可以破坏红凤菜中的一部分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,但不能将其完全去除。特别是对于那些已经患有肝病或容易腹泻的人群,更要避免食用红凤菜。

05折耳根

折耳根学名鱼腥草,重庆市民吃折耳根的吃法很多,可把嫩茎叶炒食、凉拌或作汤,其中凉拌折耳根是最常见、最受欢迎的一道传统佳肴。

去年,医学期刊《科学转化医学》的一篇论文指出,在亚洲地区,肝癌与马兜铃酸导致的基因突变密切相关。并有人指出,重庆人爱吃的折耳根就含有马兜铃酸,经常吃可能致癌。这让不少市民有些担忧,折耳根还能放心吃吗?

确实,马兜铃酸是一种知名的一级致癌物,具有强大的致癌潜力,甚至少量摄入都可能对DNA造成损伤,引发肾癌等疾病,但是,鱼腥草中的马兜铃内酰胺与此不同。

鱼腥草中所含的成分主要是马兜铃酸内酰胺II,而非马兜铃酸内酰胺I,两者虽名字类似,但不是同一种物质。

此外,折耳根也以“药材”的身份存在多年,真正的功效也是功不可没的,从元代到清代的医书上功效上都有类似的记载。不仅可以抗菌消炎,还可以增强免疫力。

但是,即使鱼腥草再好,也不应该长期、过量食用,尤其是孕妇、体寒的人更不要过多食用,因为鱼腥草性寒,过量食用,可能会导致腹痛、腹泻,对孕妇来说,还可能会诱导子宫收缩,对胎儿产生不利影响。

06这4种有毒的蔬菜,别乱吃

1.发芽的土豆:土豆中含有一种叫做龙葵素的毒素,在正常情况下含量很低。但是,当土豆开始发芽或变绿时,龙葵素的含量会急剧增加,如果误食可能会导致中毒。

2.青番茄:未成熟的番茄中含有龙葵素,同样会对人体造成危害。

3.新鲜黄花菜:鲜黄花菜中含有一种叫做秋水仙碱的毒素,如果食用不当可能会导致中毒。

4.不熟的豆角:未煮熟的豆角中含有植物凝集素和皂苷,这些物质可能会对人体造成危害

预防“毒菜”从口进,处理蔬菜也需要一些小技巧,比如焯水,可以去除农残、嘌呤、亚硝酸盐等,买蔬菜不要贪多,蔬菜不能放太久,最好在3天内食用,处理蔬菜时,最好把蔬果外皮、蔬菜菜根丢掉,防止药物残留。




本文编辑:佚名
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 http://www.madoulinga.com/mdldx/11888.html
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下一篇文章: 没有了
  • Copyright © 2012-2020 马兜铃版权所有



    现在时间: